针对数字资产依托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匿名性、全球流动性及快速迭代的特点,新加坡以《支付服务法》《证券与期货法》为主要法律依据,构建了以法院为核心、金融管理局协同配合的执行机制。该机制下,新加坡法院和金融管理局根据数字资产的特性,创新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了对数字资产的有效追踪和控制,确保执行措施高效便捷。
数字资产的界定与监管
新加坡对数字资产的合法地位持开放态度,一切以数字化形式存在,并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和可交易性的资产均可能被视为财产,这种宽泛的定义使加密货币、以太坊、非同质化代币、数字证券、数据资产等现在及将来可能产生的数字资产类型都能在法律框架下得到有效规范和管理。新加坡依据数字资产的功能和特征,将数字资产区分为数字支付代币和证券型代币,并实施分类监管,确保数字资产市场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数字支付代币是新加坡当前市场上最典型的数字资产,但新加坡法律并未列举数字支付代币的具体类型,而是采用“抽象概括﹢除外规定”的方式对其进行法律界定。数字支付代币是指任何价值的数字表示(但被金融管理局排除的除外),具有以单位表示、不以任何货币计价且发行人不使之与任何货币挂钩、作为交换媒介、可以电子形式转移存储或交易等特征。新加坡法院和金融管理局负责数字支付代币的具体认定,市场上常见的比特币、以太坊等加密货币以及稳定币等具有支付用途和去中心化属性,通常被视为数字支付代telegram的官网下载的网站是多少币。数字支付代币因其高度的金融风险和潜在的洗钱、恐怖融资等问题而受到严格的监管。数字支付代币服务商需要获得金融管理局颁发的支付牌照。持有支付牌照的服务商需要遵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关于防止洗钱和打击恐怖主义融资的第2号专项通知指引》,建立健全的客户身份识别和可疑交易报告等制度。这在执行数字资产时,有助于追查资金流向,防止被执行人通过数字资产交易转移资产,逃避执行。
证券型代币,本质上是代币化的证券,受新加坡《证券与期货法》监管。《证券与期货法》既未列举证券化代币的类型,也未抽象概括其定义,但该法第2条对资本市场产品的定义包括“管理局规定为资本市场产品的其他产品”。《数字代币发行指引》第2.2条明确金融管理局根据数字资产的特征和目的,将其纳入证券产品进行监管的权力。若数字资产被认定为证券产品,那么在发行、交易和持有等环节,都需要遵守《证券与期货法》的相关规定。当发生证券型数字资产的纠纷时,如欺诈发行、内幕交易等,受害者可以依据该法向法院提起诉讼,并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将依据《证券与期货法》对涉案证券型数字资产进行评估、冻结和处置,以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数字资产执行中的调查、保全与处置
新加坡法院在数字资产执行中扮演着核心角色。诉讼阶段,法院需要对数字资产的财产属性、交易的合法性以及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进行清晰的界定并作出裁决,为后续的执行提供合法有效的依据。执行阶段,新加坡法院依据《法院规则》在数字资产的调查、保全与处置各阶段拥有广泛的权力。
数字资产的调查最新官方的telegram官方中文版下载的地方在哪里。《法院规则》赋予法院自由裁量权,法院有权“根据公正和便利原则”作出必要指令以保障司法程序的有效性,包括强制披露数字资产信息的命令。如果涉及贪污、贩毒等严重犯罪,法院可命令当事人或第三方提供与案件相关的财产信息包括数字资产,明确其持有的全部数字资产细节(如钱包地址、钱包私钥、交易所账户纸飞机下载地方在哪密码等)。否则,法院可以“藐视法庭”追究其刑事责任。如第三方为金融机构,法院可要求其提供与当事人财产相关的文件或信息,如账户记录、资金流动等。最新官方的纸飞机官网下载地方在哪
数字资产的保全。在执行程序开始前或过程中,法院都可以依申请作出财产保全命令。根据《法院规则》,法院可以向数字资产交易平台或相关服务提供商发出资产冻结令,禁止被执行人提现、出售或销毁在新加坡乃至全球范围内的资产。法院还可以对数字资产进行扣押,将第三方平台托管的数字资产强制划转至法院账户,以便后续的处置。
数字资产的处置。在强制执行时,法院会对扣押的数字资产进行拍卖或变卖,以实现债权人的债权。《法院规则》关于判决执行的规定同样适用于数字资产,但数字资产匿名性的特点,使得法院在执行时首先需要进行资产识别,确定数字资产的类型及监管法律;然后,法院依据钱包私钥、交易记录、钱包地址等确认涉案数字资产属于被执行人;最后,法院按照判决,命令被执行人转移私钥或指令交易所配合划转资产,必要时可委托专业拍卖行将加密货币转为法定货币以清偿债务纸飞机的中文版的下载的地址是多少。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数字资产执行中的地位。虽然金融管理局不直接参与涉数字资产的执行,但它可以提供监管支持。金融管理局依据《支付服务法》和《证券与期货法》,对数字资产服务商进行合规审查,确保数字资产流向可追溯,为法院执行提供数据支持。在执行过程中,持牌的交易所必须遵守法院签发的冻结令和披露令,协助法院获取被执行人的交易记录、账户信息等关键数据,这有效解决了数字资产匿名性带来的取证难题,且交易所有义务协助法院完成数字资产的冻结、扣押和处置等工作。对持牌交易所的不配合行为,金融管理局可依法进行处罚。
数字资产执行机制高效运行
建立数字资产执行案件快速响应机制。新加坡法院在接到执行申请后的规定时间内,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全面审核,包括对执行依据的合法性、有效性进行审查,对数字资产的相关信息进行初步核实等。这种快速的执行响应机制,避免了执行落空。新加坡法律对数字资产执行案件的执行期限进行了明确规定,并建立了严格的监督机制。对于一般的数字资产执行案件,法院要求在一定期限内完成资产的冻结、扣押和处置工作。如无特殊情况,不得延长执行期限,有效避免了执行案件的久拖不决。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执行效率。现行监管体系下,新加坡法院在对数字资产进行冻结、扣押时,能够通过与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和相关服务提供商的实时数据对接,迅速完成对涉案数字资产的控制。针对数字资产的去中心化特点,新加坡法院利用先进的区块链技术分析工具,快速准确地追踪数字资产的流向,及时发现被执行人转移资产的行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制止。
在数字资产的国际监管合作方面,新加坡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与跨境执行,以应对数字资产交易的跨国性和复杂性带来的挑战。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数字经济时代个人信息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